华夏病理学网>>辞典>>胰腺
华夏病理学网logo
合 作 网 站
登录 用户:  密码:  登录 找回密码
病理 位置:首页 > 辞典 > 胰腺
辞典分类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主持人]暂无 [编辑] fangg  [点击] 1500 [更新] 2007-8-8 18:33
文字描述  
实性-假乳头状瘤

【定义】
好发于青年女性的良性肿瘤,形态一致的肿瘤细胞形成实性及假乳头状结构,常有出血-囊性变,不同程度地表达上皮,间质及内分泌标记。
【同义词】
实性-囊性肿瘤,乳头状-囊性肿瘤;实性及乳头状上皮性肿瘤。
【流行病学】
实性-假乳头状瘤不是很常见,但近年来随着其发病率的增加逐渐被认识。该肿瘤约占所有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2%。
该瘤主要发生于女孩青少年及年轻女性(8~67岁,平均35岁)。罕见于男性(25~72岁,平均35岁)。无明显的种族倾向。
【病因学】
病因不详。虽然肿瘤显著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提示与基因及激素相关,但没有报道明确指出其与包括过量雌激素、孕激素的产生在内的内分泌紊乱有关联。另外,长期使用激素类口服避孕剂的女性中仅有极少数出现实性-假乳头状瘤。
【部位】
可见于胰腺的任何部位,没有明显倾向性。
【临床特点】
通常,肿瘤是在常规体检中偶然发现或肿瘤引起腹部不适及疼痛时才被发现,有时是在腹部外伤后发现。即使肿瘤位于胰头部,黄疸也很罕见。没有相关的功能性外分泌综合征。所有已知的肿瘤标记物正常。
超声(US)及CT显示边界清楚的实性及囊性肿物,内部没有分隔。肿瘤的边界可以有钙化。增强CT显示肿瘤的实性部分有增强。血管造影显示肿瘤为缺乏血管或轻度血管丰富的病变,伴周围血管移位。影像学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显示肿瘤细胞形态一致,核圆形,胞质嗜酸性或泡沫状。
【大体观察】
肿瘤为巨大、圆形、实性肿物(3~18cm,平均8~10cm),并且常有波动感。多有包膜且与周围胰腺组织分界清楚。多发性肿瘤较少见。肿瘤切面呈分叶状,实性区呈淡棕色,可见出血、坏死和充满坏死物的囊性区域。有时整个病变几乎全为出血—囊性变,以致肿瘤被误认为假囊。肿瘤壁可以有钙化。少数肿瘤仅与胰腺相连甚至位于胰腺外。侵及邻近器官及门静脉罕见。
【肿瘤扩散】
转移性实性-假乳头状瘤仅有少量报道。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局部淋巴结、肝、腹膜及大网膜。
【组织病理学】
体积较大的肿瘤,坏死十分广泛,通常仅在肿瘤的周边部分纤维包膜下方可见残存肿瘤组织。可见形态一致的细胞成实性排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间质,靠近肿瘤中心部分有假乳头形成,通常这些成分相互移行。在这两种排列方式中都可以见到形态一致的多角状细胞围绕纤细的具有小血管的常有透明变的纤维血管轴心排列。肿瘤细胞围绕纤细的血管轴心排列类似于"室管膜样"菊形团。没有腔隙形成。可见散在的小团泡沫样胞质的肿瘤细胞或由异物巨细胞环绕的胆固醇结晶。假乳头状结构之间的腔隙内可见红细胞。透明变的纤维结缔组织内可见灶性钙化甚至骨化。肿瘤细胞胞质嗜酸性或透明。有时可以见到大小不等的淀粉酶消化后PAS阳性的嗜酸性小球,这些小球也可以位于细胞外。缺乏糖原及黏蛋白。可以有Grimelius阳性的细胞。肿瘤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常有核沟或凹陷。核分裂罕见,但在少数病例可见到非常明显的核分裂。一些罕见病例中有血管浸润。肿瘤组织通常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分界清楚,即使有时可能缺乏纤维包膜并有巢状肿瘤细胞侵及周围胰腺组织。
【恶性指征】
虽然没有明确建立恶性诊断标准,但是明确的神经周围浸润、血管浸润或对周围组织的浸润较深都表示恶性生物学行为,这类病变应该归为实性-假乳头状癌。Noshihara等将3例转移及19例非转移性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组织学进行比较发现,血管浸润、核异型性程度、核分裂数目以及显著的渐进性坏死细胞巢(细胞核固缩、胞质嗜酸性)都与恶性相关。但是没有上述恶性组织学特征的肿瘤也有可能转移。因此,虽然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良性形态学表现但必须把它归为恶性潜能未定的病变。
【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
实性-假乳头状瘤常见的阳性标记有:α-1-抗胰蛋白酶,α-1-抗糜蛋白酶,NSE,vimentin及孕激素受体。肿瘤细胞对α-1-抗胰蛋白酶,α-1-抗糜蛋白酶的反应较强,但仅出现小灶或单个细胞阳性,这是该肿瘤的特征之一。α-1-抗胰蛋白酶同时还可以染PAS阳性小球。相反,NSE及vimentin常呈弥漫阳性。
还有一些标记物的结果不定,包括上皮性标记突触素(Syn)、胰酶、胰岛细胞激素及其他抗原,如CEA或CA19.9和AFP。少数肿瘤表达S-100。由于抗原修复的方法不同,30%~70%病例细胞角蛋白阳性。通常角蛋白为局灶弱阳性。其角蛋白谱系(CK7、8、18和19)属于导管细胞。已有关于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和/或磷酸脂酶A2阳性的报道,但没有被其他多数作者所证实。某些肿瘤胰高血糖素,胃秘素和/或胰岛素可有局灶阳性,但在大多数病例中并未发现这种情况。
【电镜观察】
肿瘤细胞具有圆形或明显锯齿状的核,可见一小核仁及边聚的异染色质,胞质丰富,富于线粒体。大小不等(500~3000nm)的酶原样颗粒很明显,可能代表α-1-抗胰蛋白酶的沉积。这些颗粒的成分通常不完整,形成多层囊泡状或脂滴状。少数肿瘤可见神经分泌样颗粒。罕有细胞连接并缺乏微绒毛,但常可见小的细胞间间隙。
【遗传学】
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野生型KRAS基因,没有p53的过表达。1例实性假乳头状瘤显示存在13和17号染色体之间的不平衡异位,导致染色体缺失:13q14→qter和17p11→pter。
【预后和预测因素】
一般预后较好。>95%的患者完整切除肿瘤后治愈。腹部外伤或肿瘤破裂可能导致局部播散或扩散至腹膜腔。即使有局部播散,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在初次诊断并手术切除后仍可以较长时间无瘤生存。仅有少数患者死于转移性实性-假乳头状瘤。

〖组织学指征〗

神经周围浸润、血管浸润或对周围组织的浸润深度较深都提示恶性生物学行为,这类病变归为实性-假乳头状癌。血管浸润、核高级别异型性、核分裂以及显著的渐进性坏死细胞巢(细胞核固缩、胞质嗜酸性)都与恶性相关。

〖DNA含量〗

虽然研究病例较少,但确实有证据显示,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到DNA非整倍体与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以下为相关图片和病例信息,只有注册已登陆会员才能查看!
昵称: 登录会员无需填写
验证: 验证码
 
此评论只供网友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夏病理学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加载中...
 相关辞典
· 胰腺微腺体癌
· 胰腺纤毛细胞癌
· 胰腺透明细胞癌
· 胰腺导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
· 胰腺外分泌肿瘤
· 胰腺其他罕见癌
· 胰腺导管腺癌
· 胰腺浆液性囊性肿瘤
·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腺瘤、交界性肿瘤、腺癌)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腺瘤、交界性肿瘤、...
  关于华夏病理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互动社区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广告赞助
CopyRight 2006-2008 Some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华夏病理学网
建议使用 IE 6.0 以上 或 Netscape 7.0 以上浏览本站
法律顾问:北京京大律师事务所济南分所

server:70.3ms
皖ICP备06006171号